冬天的脚步近了,纽村的菜价又要开始飙升了……
你还记得被灯笼椒支配的恐惧吗?

你还记得20多刀一公斤的扁豆角吗?

你还记得一直吃不起的小辣椒吗?

很多人表示,不只是冬天,新西兰平常的菜价也偏贵。
最近新西兰的一档节目Fair Go,走进了本地的超市。
他们选了一些样品,跟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的超市里相同产品的价格做了一番比较。

四个地方的记者,同时选择相同的产品。
大家选择的东西,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肉蛋奶之类的最常见的一些食品。



让我们来看看,新西兰超市里的东西到底贵不贵?
以下所有金额都已经换算为纽币。
首先是一袋最普通的饼干。
美国最贵要$4.19,新西兰较为便宜只要$1.95,而最便宜的是英国只要$1.17。

接下来对比的是一盒同等数量和size的鸡蛋。
最便宜的依然是英国,只要$3.47。澳洲最贵($5.59),新西兰则排第二($5)。

来看看一袋白面包。
美国依然是最贵的,新西兰相当便宜,只要$1.19。

其他东西都是最便宜的英国,在面包价格上呢?
主持人们卖了个关子……
他拿着手里的英国产面包说,这一袋换算成纽币只要70cent。
没错,英国的面包依然是对比的几个国家中,最便宜的。

那新西兰作为生产奶制品的大国,奶酪、牛奶、黄油等产品会不会是最便宜的呢?
对比一块黄油的价格,新西兰算是便宜的,但美国最便宜。

但令人没想到的是,新西兰的奶酪,竟然在这四个国家中也是第二贵的,仅次于澳洲。

而且作为产奶大国,一桶2L的全脂牛奶的价格,新西兰也没有本地优势。
不仅跟美国价格一样,对比起澳洲和英国来说差距还挺大。

主持人提到手里这桶2升的全脂牛奶,只需要2纽币。

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消费者报告的主持人提到,新西兰超市中物品贵的重要原因就是加了GST。
还有新西兰的人口相比起来另外几个国家较少,品牌间的竞争较少。
此外记者表示,新西兰的出口市场较大,这也让本地产品价格较高。
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在新西兰最佳的购物时机是不是就是等超市宣布打折特惠的时候呢?
答案,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。
简单点说,你觉得打折了的商品,其实并没有优惠。
此前,新西兰消费者协会的研究表明,大多数人认为的特价商品并不那么优惠。
根据调查显示,81%的人表示新西兰超市物品定价太高。
有74%的人认为打折的特价并不真实,还有63%表示对打折很困惑。

自从今年2月以来,FairGo节目组就一直在新西兰各大超市进行秘密购物。
Fair Go总共追踪了16种产品,包括Weetbix、奶酪、各种土鸡蛋、片状培根、洗衣粉、Whittaker"s和Cadbury巧克力块以及主食--面包、黄油和牛奶。
他们实际的收集证据,也佐证了这种观点。

本地超市中多个宣传为打折或特价的商品,其实从未或很少以其所谓的正常售价出售。
这让人们质疑,这些物品是否能继续被描述为打折或特价商品。
最常见的就是可乐了。
记者拿了一瓶1.5L的百事可乐举例,他一共去了不同的超市超过10周。
在New World超市里,这瓶可乐每周都是特价。

在Countdown超市里,这瓶可乐在10周里有6周都是特价。

在Pak"nSave超市里,这瓶可乐也一直被标记为ExtraLow。

来自AUT的市场营销高级讲师Jessica Vredenburg博士说,这其实被称为心理定价。
Vredenburg博士举了一个服装零售业的例子。
一件定价为14纽币的衬衫可能看起来还有点划算,但同样一件定价为50纽币的衬衫,然后标价为14纽币……
这时候我们就会认为它具有更大的价值,研究表明商店会因此而卖出更多的衬衫。
“像"特价"、"交易"、"促销"这样的词实际上会触发我们大脑中的奖励中心,”Vredenburg博士说。
“这会有一种"我赢了"的感觉,大脑释放多巴胺、催产素等化学物质。”

所以说到底,打折、优惠这种标价形式可能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。
一直都是特价,不就相当于没有特价嘛?
新西兰的华人朋友们,如何看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