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贝塔。
又是一年“打假”热潮,3.15晚会大家有关注吗?
果不其然,就看到了“近5成进口婴童消费品不合格”的新闻:

今天来一一盘点这些坑娃产品,大家可以收藏这篇文章,分享给身边朋友。
别再踩雷了!
第一类:
纯属浪费钱
这5种谁买谁上当!
1.退热贴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宝妈圈里流行这种退热贴。
实际上呢,早在2019年,央视已经说明了:

退热贴这玩意儿,跟冷毛巾贴额头,没啥区别……
2.清火宝
再说上火,广东人的高频口头禅。
不管是湿疹、口臭,都是上火上火上火!
动不动就来点“清火宝”!

但是细心一点你就能发现:
包装上写着”植物固体饮料!“
既然是饮料,还指望它有什么保健功效吗?
3.软床软鞋
还有软床软鞋,看着孩子软乎乎的笑脸。
只想给他睡最柔软的床,穿最舒服的鞋,生怕搁着孩子了。

事实上,太软的床和鞋子都没有支撑作用。
软床没法支撑脊柱,软鞋不能支撑和保护脚掌。
所以太软的床和鞋子,都少买。
4.儿童酱油
还有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儿童酱油。
细看,儿童酱油的盐、钠含量一点也不低!

价格贵还不算,还容易对孩子的肾脏造成负担。
5.儿童牛奶/酸奶
关于”假酸奶“,我们也写过不少了。
很多打着适合孩子的名号,事实上,要么是单纯的饮料。

要么为了让孩子爱喝,加很多很多的糖,甚至加入香精。
没营养就算了,还容易导致肥胖、蛀牙!
所以,太甜的儿童牛奶,尽量少喝。
看似为娃好,实际这5种用品
对娃伤害最深
1.水银温度计
美国儿科医学会曾明确表示:不建议家庭使用水银温度计。

因为水银带来伤害的新闻,也不少见了。


所以,家里可以常备电子水温计,水银这种时代产物,可以替换掉了。
2.婴儿手套、袜子
再说袜子、手套,不少爸妈怕孩子冷,就喜欢买上暖和。
事实上,如果太早戴手套,影响孩子触觉发育还不算。

如果不幸买到劣质做工的,就更麻烦了,不信看新闻:

3.定型枕
美国儿科学会表示,1岁前宝宝不需要枕头。
定型枕会固定住宝宝的头部。

一旦娃翻身或吐奶,枕头的遮挡部分就可能影响枕边的空气流通。
宝宝呼吸不畅,甚至有窒息的风险。
4.摇摇床
再说“解放神器”——摇摇床。
有研究显示,部分摇摇床的倾斜角度可能导致娃的气管阻塞,甚至造成娃死亡。
咱们也是拿新闻来说话:

也有研究表示,2005年以来,美国已有59名婴儿死于这类摇摇车。
所以,爸爸妈妈们,要多长点心了!
5.学步车
学步车,我们也是说了又说!
学步车对孩子学走路,没啥用处!
反而引起孩子意外摔倒、摔伤的新闻倒是不少!

目前,学步车已经被加拿大纳入禁售名单!
但很多国内家长还在买,甚至月销量上万!

最后,还是那句话,疼娃之心,我们都可以理解。
但是这几样产品,大家还是能不买就不买。
收藏起来,分享出去还是那句话,能少踩点坑,就尽量少踩坑!
「有用请扩散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