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 幸孕姐(高级母婴护理师,原创不易,请勿抄袭)
怀胎十月,一朝分娩,很多妈妈都以为所有的痛苦都会随着宝宝出生而消失,然而真正开始带孩子,才知道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。

而在照顾孩子的时候,各种手忙脚乱让奶爸奶妈们感到心烦,商家们却从中看到了机会,所以出现了各种号称“解放双手”的婴幼儿产品,然而真正用上之后才发现收效甚微,有些甚至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。

围床跌下神坛,神器变凶器
这件物品(如下图)一经上市,便引起很多家长的追捧。主要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,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不强,从床上跌落的几率会比较大,而这款产品正是声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

可其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——
2017年7月,上海一7月女宝宝也因投被卡在围床和床垫中间的缝隙中,最终窒息而亡;
2018年9月,长沙一个仅11月大的孩子就因为被围床的护栏卡住窒息;
……

当然悲剧远没有停止,根据美国产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,在对1985~2012年婴儿意外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,有48位"夭折"于围床问题,还有146位也出现窒息事故,好在抢救及时,才没有出现更可怕的后果。
然而这里的数据只是登记在册的一些事例,真实情况远比这更触目惊心,之后美国多地采取措施,宣布禁止出售婴幼儿围床。

在我国,同样多次采取措施进行限制和规范,经过统计,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就曾发布了多达18次的围床召回公告,召回了近76.6万件!

请输入
加湿器
冬季到来,天气变得干燥,加湿器也是很多家长必备的婴幼儿用品,但是这种物品同样会带来一些潜在危机。
婴儿肌肤娇嫩,其厚度约为成人的十分之一,在这种情况下,其水分极易流失,冬季干燥的气候加上空调、暖气的使用很容易导致起皮和干裂的问题。

加湿器在这个时候显然会派上用场,通过向空气中撒入极其微小的水分子,达到增加湿度、净化房间的作用,自然也更利于宝宝的皮肤保持水分,然而不当的使用却可能带来危险。
科学研究发现:空气湿度在40%~60%,人体会处于最佳状态,湿度低于20%,则会导致室内颗粒物增多,而湿度超过90%,则会导致呼吸系统产生不适,免疫力也会下将,在这两种情况下,更容易生病,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某些肺部问题。

因此,在使用加湿器的时候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,最好配置湿度检测表,随时观察调整,到达适合的湿度则应该及时停止使用。

此外,这几件婴幼儿产品同样存在危险——
▼小夜灯
这个物品估计很多家长都曾购买过,因为其价格便宜,并且在晚上用起来房间也不会有刺眼的光亮,但是也不会显得太昏暗看不清东西,这样家长能够随时照顾孩子,看似十分方便。

然而这对处于发育期的宝宝来讲却并不"友好",因为他们本身比较敏感,这种灯光会对其睡眠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,同时夜晚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阶段,这种光线下会被抑制,从而出现发育迟缓的问题。
并且,众多儿科研究表明:婴幼儿视力发育尚不完全,在灯光照耀的环境下睡觉,视网膜会受到一定的伤害,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影响视力的发育,还会大大增加近视的几率。
▼游泳脖圈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婴幼儿游泳这种早教模式掀起一阵热潮,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,但是小孩子想要独立游泳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,脖圈就成了最热门的辅助产品。

然而,这种产品危害却不少,首先是受力点基本集中在颈部,而婴幼儿脊椎发育不完全,身体处于柔软的状态,颈部张力不足就会出现脊椎受伤的情况;
其次也是潜在的“杀手”,近些年因为脖圈出现的事故不在少数,照顾不当很容易出现溺亡;最后就是长时间佩戴会造成皮肤不适。
▼学步车
孩子学习走路时,需要有支撑物进行支撑练习,以前,通常是由父母来充当这一角色,但是反反复复的练习对父母而言会比较辛苦,也会耽误很多时间,有了学步车则会轻松不少,然而随着而来的问题也不少。

学步车通常需要踮脚进行练习,长期保持这种走路姿势,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习惯,进而导致脚部变形,发育异常。并且坐在上面的时候,大腿会受到挤压偏向两侧,从而出现罗圈腿的情况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会形成一种依赖性,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,这样反而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走路。

当然,婴儿产品的种类众多,并且还在不断更新,存在危害的可能远不止于此,想要一一罗列出来是很困难的,这就要求父母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。
?正视需求
父母在购买婴幼儿产品的时候,需要清楚一件事情:只能作为辅助手段,而不是替代作用。所以不要试图以产品解放双手,而是在产品的辅助下更好地照顾孩子,所以在选择的时候,以其实用性为主。

?安全至上
宝宝小的时候是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,所以需要父母做好保护工作,在选用产品的时候,应该首先确保其质量问题,选择健康的材质和大品牌为好,其次是需要规避一些潜在的危险,一旦察觉,需要及时放弃。

婴儿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,运用得当则能在育儿过程中更得心应手,让他们健康成长,运用不当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,留下遗憾。所以作为父母,需要正确选择,正确使用,为宝宝成长护航!